重在练,绝不是演
“目前全市报告核酸检测阳性结果50例,呈现点多、面广、散发等特点,感染来源不明,疫情进一步传播扩散风险极高,建议全市实行静态管理,开展区域核酸检测。”
这段话来自合肥市疾控中心向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报告的内容。不过,这并不是现实,而是一次疫前“演习”。
2022年4月17日下午1点至6点,合肥展开了一场代号“雨前行动—2022”的疫前演练,全城多个相关单位参与。
近期,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疫情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,合肥有理由“紧张”。
“此次演练就是要未雨绸缪,通过系统的检、全面的练、深入的查,发现我们在疫情防控当中可能还存在的短板,找问题是演练的关键。”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演练现场说,“演练,重在练,重在发现问题,绝不是演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演练的第二天18日,合肥蜀山区出现了5名确诊病例。随后,合肥划定敏感区域。
4月19日,合肥市蜀山区、经开区、高新区划定了疫情防控封控区、管控区和防范区。4月20日,合肥又发现一例无症状感染患者,4月21日,合肥对上述三区所有人员开展免费核酸。
演练中的预想,照进了现实。
“雨前行动”合肥这次演练被命名为“雨前行动”。
据了解,此次演练包含分区域静态管理、区域核酸检测、阳性结果处置、生活物资保障四个“科目”,点位全部随机抽取,现场情况通过视频直播信号呈现在指挥部的大屏上。
合肥 图/图虫创意相比其他城市区县级或局部单位的疫情应急演练,合肥此次演练在规模上较大。全城4000多个小区,1000多台(套)车辆,约20万人员参加了演练。
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,合肥演练的不少内容,针对的正是此前其他地区疫情防控中曾出现的漏洞。比如非新冠病人的应急就诊,就是此次演练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演练中,巢湖居民夏大爷因哮喘病发作,准备去医院,却被告知小区封控。这一场景就是演练中专门设置的突发情况之一。
演练的结果是,前来接送阳性患者的医务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,立即向指挥部报告。一辆救护车赶到小区,把夏大爷送往医院,医院及时打开绿色通道,夏大爷第一时间接受了治疗。
一旦出现较多阳性,紧急情况下的流调是一直疫情应急处置中的难点。此次演练,合肥也给自己设置了难度。在演练前,合肥市选派12名“蓝天救援队”队员分头潜入12个县区,行踪完全保密,还故意把行踪做得很难调查,以检测该市的流调能力。
此外,合肥还在演练中借鉴了部分城市在应对疫情时对细节把控的经验。比如,阳性人员小苏在隔离点最担心家里的宠物狗,在接到小苏求助电话后,三名志愿者来到封控点取出小苏寄存的家门钥匙,打开家门,给小狗放上足够的食物和水,并录像发给小苏,让他放心。
此前,深圳因在疫情中关爱宠物饱受赞誉,在封控中,深圳专门建立了“宠物方舱”,对阳性病例的宠物进行集中托管。
“来的都是客人,返的都是家人”
在赛迪研究院城市顾问张潇潇看来,合肥此次疫情演练是应对当前疫情多点频发态势的必要举措,也是防范疫情外溢风险的一次有效尝试。
但不少专业人士认为,疫情演练要想取得实际效果,真正做到“查漏补缺”,还需要在演练之外下功夫,尤其是各领域的专业预案,作用将越来越关键,比如应急物流保障方案。
此前,面对滞留的大货车司机,合肥喊出了“来的都是客人,返的都是家人”的口号。
4月以来,合肥市对配合落实防疫措施的来(返)肥车辆,一律不劝返。所有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到合肥的货运司机,在接受抗原检测和核酸采样后,由相关企业“点对点”将货运车辆引导至目的地;货物装卸完成后,再由相关企业引导至道口离肥,实行全程闭环管理。
这样的模式探索得到不少物流行业人士的认可。但如果面临城市大规模封控,物资配送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难题,比如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。
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徐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,在疫情封控中,应该尽可能考虑利用当地专业的物流行业工作人员,将他们统一组织,为防疫配送服务。
“比如上海本来就有10万快递小哥,如果尽可能利用原有的物流业人士,最后一公里配送出现的问题将会大大减少。”徐勇说。
在此次合肥演练中,快递小哥在封控点扫码登记后,被允许进入封控区。
“但在城市出现大规模阳性病例情况下,如何有效组织本地的物流配送员,还需要政府出台细化的方案。”徐勇说。
在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储雪俭看来,如何在应急情况下保障人、车、货的顺利交接,对于一个城市的保障至关重要。
他说,“现在各地都有大数据局,在应急物流保障中就非常需要城市大数据的支持,比如物流园区信息、车辆和人员信息汇总。如何调动城市的大数据保障应急物流,是城市供应保障非常关键的地方。”
“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物流地图,知道城市重要的供应物资从哪里来。”储雪俭表示。
保障供应链
除了应急处置,在疫情发生后,如何最大程度保证城市正常的生产,同样值得探索,这就涉及到区域间的协调。
张潇潇认为,在疫情防控面前,合肥与江浙沪地区的城市休戚与共,应加强联防联控与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。
目前,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,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在经济层面的关联日益紧密,人员间的流动也非常频繁。
在储雪俭看来,疫情平息之前,政府应对本地重要的供应链提前“摸底”,要了解它们从哪里来,通过怎样的渠道运输,提前做好预案,“一旦发生疫情,尽量做到不断供”。
张潇潇则建议,“建立并完善长三角地区供应链一体化协调机制,梳理重点产业链关键工业品供应清单,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分类施策。这样遇到突发状况,才能确保关键产品供应稳定。”
蔚来汽车的情况就非常具有代表性。
4月9日,蔚来发布消息称,自3月份以来,因为疫情原因,公司位于上海、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,目前尚未恢复。受此影响,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。
宣布停产5天后,位于合肥的江淮蔚来工厂,在各界的努力下,开始逐步复产。
4月14日,蔚来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,目前,供应链略有恢复,蔚来合肥生产基地已开始逐步恢复生产。不过,后续生产计划还有赖于供应链恢复情况。
在张潇潇看来,各个城市要提升对产业链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。
她建议,“应该在长三角已建立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基础上,探索断点替代机制,以减轻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因疫情中断的影响,以免对更大范围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风险。”
点击进入专题: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